是自己坐上来还是我撞上去 河南出土6500年前的龙?200多位专家做假证,却被龙尾巴出卖
1985年春节,央视春晚的一首歌《龙的传人》唱遍大江南北,红到海外,让无数个中华儿女热血沸腾,当时中国正赶上改革开放,龙,被视为腾飞的象征,大家渴望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,以龙作为感情寄托,在这种大环境的氛围下,全国各省考古界也没闲着,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文物造假比赛,看谁造的龙是中国最早的,比较有名的是河南濮阳的西水坡遗址的蚌塑龙。
1987年,河南引黄灌溉工程轰轰烈烈进行着,当工程队挖到濮阳县西南角发现里面有个墓葬,经过上报后,文物部门在工程队的帮助下,挖掉上面的土后,再往里慢慢发掘,最终专家得出结论,这是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,面积5万余平方米,于是这地方被定名为“西水坡遗址”。
经过一年的清理活动,考古队在最下面一层土发现一座墓葬,该墓葬很特别,中间有一个墓主躺着,身边两侧分别是用蚌壳搭拼出来的老虎和龙的形象,墓主头南脚北,脚边有两根人胫骨和蚌壳拼成的北斗星勺形图案,墓主的东,西,南各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孩陪葬,还用蚌壳拼了虎、龙、鹿等造型,显然整个墓葬是天盖图,专家认为这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墓葬。
经过碳十四测定,西水坡遗址的蚌壳距今已有6500年的历史了,特别是龙的造型,当时被故宫博物院原院长,龙文化泰斗张忠培专家称为“中华第一龙”,他说这是发现的历史最早的龙。
可是,文物造假总会露出马脚,比如蚌塑龙的尾巴是放射状的,十分像鱼尾,而同一时代的红山玉龙的尾巴是镯断面形,就是像蚯蚓一样,再往后的殷商时代的龙的尾巴是内卷的,五代的龙是狮子尾,清朝的龙是鱼尾,这就是龙尾巴的演变史,这一点文物专家都知道的道理,6500年前的龙居然是现代龙的造型,这不是太荒唐了吗?仅是龙尾巴这个证据,成功出卖了考古专家。
最重要的是蚌塑技术,6500年前根本不存在蚌塑技术,同一时代的其他遗址也没有,蚌塑技术最早诞生于“动荡十年时期”,那是一个口号满天飞的时代,当时农民在墙上抹一层泥土,写上宣传口号后,再用贝壳压上字迹去,组成了字——农业学大寨等等用贝壳做成的口号。正好,中国步入80年代,刚刚结束“十年动荡”没多久,就有人用蚌塑造假了。
造假这还没完,6500年前还没兴殉葬的风俗,殉葬那事儿是封建社会才兴起,中间还隔着两千年呢,再说了,仰韶文化的图腾是鱼、蛙、花,而不是龙、虎、鹿,其他仰韶文化遗址也没有龙。
令人遗憾的是,当时参与做假证的专家有200多位,他们没有指出该遗址出现的大量错误是自己坐上来还是我撞上去,反而积极证明一切都是真的,幸好至今还有不少其他有理性、三观颇正的考古专家披露这一切都是假的。
墓葬蚌塑蚌壳龙尾巴西水坡遗址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